昔日“鞋王”ST貴人跨界“賣糧”,并表示將逐步退出運動鞋服業務。
9月22日晚間,ST貴人發布關于優化調整公司經營業務的公告,表示公司以糧食業務作為未來主要經營發展方向,并逐步退出運動鞋服業務。
公司稱,鑒于公司目前和未來面臨的內外部機遇與挑戰,為實現主業聚焦,切實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董事會擬優化調整公司經營業務,具體如下:
1、公司將抓住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國家戰略機遇,以糧食業務作為公司未來主要經營發展方向,協調公司各項資源和力量,優先、重點做大做強糧食業務;
2、鑒于運動鞋服業務自司法重整以來收入下降、持續虧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將對運動鞋服業務進行優化調整,根據公司實際經營情況,通過包括但不限于授權許可、出售、租賃等方式進行“貴人鳥”、“Prince”等品牌資產和其他各項運動鞋服相關資產的處置,并逐步退出運動鞋服業務;
3、公司將繼續穩健經營招商及代運營業務。
事實上,糧食業務目前已經成為ST貴人的主營業務。2023年半年報顯示,ST貴人今年上半年糧食業務主營收入占比47.88%,運動鞋服行業占比32.43%,招商及代運營業務占營收比例為15.34%。
今年上半年,ST貴人營業收入達到7.15億元,同比增長近10%,但是歸母凈利潤則為虧損1814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737萬元。
其中,運動鞋服業務營收下滑19.51%。公司表示,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運動鞋服行業可能迎來拐點,再加上小眾體育品牌的興起,給以“貴人鳥”為代表的中小運動鞋服品牌帶來非常大的發展壓力。糧食業務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糧食貿易業務以消化庫存為主,大米加工銷售業務以平穩交接、過渡為主。
老牌運動鞋品牌是怎么跨界到農業領域的?
資料顯示,貴人鳥2014年登陸上交所,成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國產運動品牌。不過在國內運動鞋服市場馬太效應下,國內中小品牌運動鞋服企業市場份額受到擠壓。
2021年,貴人鳥引入主營糧食貿易的黑龍江泰富金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富金谷”),從此開啟了貴人鳥的跨界“賣糧”之路。
得益于糧食業務,2021年,貴人鳥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億元。
此后,貴人鳥持續加碼糧食業務。2022年12月,貴人鳥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金鶴米程萊農業(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米程萊”)以3.73億元現金購買和美泰富固定資產、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全資子公司齊齊哈爾金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金鶴農業”)以0元收購和美泰富持有的全部知識產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新增大米加工及銷售、糧食倉儲業務。
公告顯示,和美泰富主要業務為糧食倉儲、大米加工及銷售、雜糧貿易。通過本次交易,貴人鳥將新增大米加工及銷售、糧食倉儲業務。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貴人鳥收購的標的資產和美泰富,同時也是貴人鳥現實控人李志華控制的企業。
2023年3月份,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投資1家企業,該企業為金鶴(齊齊哈爾)預制菜產業園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初級農產品收購、糧食收購、谷物種植、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等。
貴人鳥方面表示,預制菜產品目前還處于初期研發階段,但預制菜業務將是品牌重要新業務之一。
貴人鳥一邊進軍糧食產業,另一邊處置部分體育產業投資。2022年10月22日,貴人鳥發布公告稱,繼續持有慧動域、競動域已不符合公司目前的戰略發展需要,公司擬對這部分投資進行處置。據了解,貴人鳥于2015年與虎撲(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體育產業基金,并先后于2015年、2016年參與投資了慧動域、競動域。
因業績“變臉”收到警示函
9月4日晚間,ST貴人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下發的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公告顯示,由于公司此前業績預告更正后出現業績變臉的行為,監管決定對公司及多名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公告顯示,今年1月19日,ST貴人披露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7476.9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為15844.30萬元。然而,今年4月27日,ST貴人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更正為虧損941.37萬元,扣非凈利潤為6936.83萬元。
基于上述信息,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決定對ST貴人及時任董事長李志華、總經理林思萍、財務總監周文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監管要求,ST貴人及上述人員應認真吸取教訓,切實加強對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