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管理領域龍頭型企業銀輪股份交出十分亮眼的中期業績答卷,得益于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快速增長、商用車需求復蘇、工業及民用業務順利拓展等,公司營業上半年營業收入52.62億元,同比增長36.1%;同時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成效持續顯現,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公司歸母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17.1%;扣非歸母凈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177.9%。
未來隨著新能源車領域的持續發力和工業用/民用熱管理打開的第三成長曲線,銀輪股份有望維持高速發展態勢。
01
熱管理龍頭型企業
龐大產品譜系已成型
銀輪股份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國營天臺機械廠,早期專注于商用車及工程機械領域。2010年后公司陸續收購博尼格、DPF、TDI等公司,補全產品譜系并形成全球化業務布局。2017年,公司第三次增發拓展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項目、乘用車EGR項目和DPF國產化建設項目,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2021年公司發行可轉債,投資新能源乘用車熱泵空調系統和新能源商用車熱管理系統。
經過40余年的發展,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汽車熱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國內頂尖的熱交換器批量化生產能力和國內頂尖的系統化的汽車熱交換器技術儲備,已在傳統商用車、乘用車、工程機械熱管理領域及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領域建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公司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有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試驗檢測中心、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和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2021年公司聯合浙江大學等單位共同建設的“浙江省汽車智能熱管理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填補了浙江省車輛熱管理方面無重點實驗室的空白。
目前,銀輪旗下產品百花齊放,六大領域均有代表作。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典型產品包括冷媒冷卻液集成模塊、空調箱模塊、前端冷卻模塊及電池冷卻板等;傳統乘用車領域代表性產品包括汽油機EGR、水空中冷器、前端冷卻模塊及機濾模塊等;商用車和工程機械領域產品包括EGR模塊、后處理技術、空調系統和機油濾清模塊等;發動機后處理領域包括國六筒式封裝、國六箱式封裝、DPF等產品;新拓展的工業用/民用領域產品包括特高壓輸變電冷卻產品、發電機組換熱產品和電力儲能熱管理。
公司產品展示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與此同時,公司還在全球范圍內合理規劃生產布局,以全球化供應能力滿足客戶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四川、山東、湖北、江蘇、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產基地。并在墨西哥、美國、瑞典、波蘭等建有研發分中心和生產基地。
憑借多年來構筑的技術研發、生產等深厚護城河,公司成功擁有包括全球眾多知名主機廠以及車企供應商在內的一批海內外優質客戶資源,產品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并在近幾年逐步與各核心客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和資產合作。
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要客戶有沃爾沃、保時捷、蔚來、小鵬、零跑、通用、福特、寧德時代、吉利、長城、廣汽、比亞迪、宇通、江鈴、長安等。
燃料電池領域的主要客戶有億華通、上汽大通等;乘用車領域的主要客戶有福特、通用、寶馬、雷諾、曼胡默爾、捷豹路虎、廣汽三菱、東風日產、豐田、吉利、廣汽、長城、長安、比亞迪、上汽等。
超級跑車領域的主要客戶有法拉利、奧迪、奔馳、蘭博基尼、賓利、寶馬、邁凱倫、福特等。
商用車領域的主要客戶有戴姆勒、康明斯、納威司達、斯堪尼亞、一汽解放、東風汽車、中國重汽、北汽福田、玉柴、錫柴、濰柴等。
工程機械領域的主要客戶有卡特彼勒、約翰迪爾、住友、徐工、龍工、三一重工、久保田等。
工業/民用換熱板塊的主要客戶有ABB、康明斯、卡特、MTU、格力、美的、海爾、海信、三星、LG、天舒等。
基于此,銀輪股份再度拿出搶眼的2023上半年業績。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02
凈利增速不斷提升
2023上半年再獲倍增
全應用領域全面高增長,推動營收規模大幅上行。
半年報資料顯示,隨著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經濟持續恢復,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增長,國內商用車需求復蘇,海外商用車非道路客戶訂單持續增加,商用車及非道路業務呈現較好增長,加上工業及民用業務拓展順利,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商用車及非道路業務、工業及民用業務、乘用車業務收入以及其他,分別同比增長18.32%、40.52%、63.44%、15.85%至24.29億元、3.09億元、23.28億元和1.97億元,各大板塊業務實現全面增長,使得公司總營收規模同比增長36.09%至52.62億元。
圖/公司公告
傳導至利潤端,毛利率穩步提升疊加費用率全面優化,公司凈利更是錄得超翻倍的增長。
公告資料顯示,在2022年變革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推進客戶承包制、產品線責任制建設、卓越運營體系2.0建設等新舉措,因此23航班那實現毛利率同比+1pct至20.6%。費用率方面,三包費用的減少帶動了銷售費用的明顯改善,同時疊加規模效應,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2.09%、5.40%、4.56%、0.84%,同比-1.39pct、-0.41pct、-0.04pct、+0.07pct,帶動整體費用率同比-1.77pct至12.88%,實現較大幅度的優化。
最終推動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7.1%至2.85億元,歸母凈利率同比+1.0pct至5.4%,扣非歸母凈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177.9%。
并且分拆季度數據來看,公司盈利增長更有明顯提速態勢。其中2023Q2單季實現收入27.07億元,同比增長49.41%,環比增長5.95%;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158.80%,環比增長24.87%;扣非歸母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164.11%,環比增長34.38%。
展望未來,銀輪高增長基石依舊穩固。
03
多領域機遇齊至
銀輪充沛訂單+擴產升級鎖定增勢
首先就乘用車熱管理市場規模而言,仍處于高增長態勢,2025年市場空間有望達1160億元。
相比于燃油車,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新增電池、電機電控熱管理和空調加熱系統。電動車由于沒有發動機,無法為空調提供制熱功能,只能通過PTC、熱泵等提供熱源。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組件,其高效安全工作需要滿足一定的環境溫度區間,這也就對電池熱管理系統提出很高的要求。
電機電控總成工作時產生高溫,通常需要水冷(大功率電機)或風冷(小功率電機)來達到溫度控制需求??梢钥闯?,相比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在熱管理系統上增量明顯。
資料來源:璞躍中國
機構測算,相較于燃油車2300元的熱管理單車價值量,新能源車單車價值量翻了3倍,達到6650-7150元。加之新能源車“三電系統”集成化發展趨勢,使得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的單車價值量有望實現進一步提升。
加之新能源車銷量及占比不斷增加,新能源車的熱管理正逐步成為汽車熱管理市場的主要部分。并且,乘用車熱管理市場整體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市場空間約650億元,專業機構預計到2025年乘用車熱管理市場規模有望達1160億元,其中新能源車熱管理市場約860億元,2021-2025年年均復合增速為39.2%。
資料來源:Wind、璞躍中國、中汽協
與此同時,銀輪股份成立“數字與能源熱管理事業部”,專注于數據中心液冷、發電及輸變電、儲能及PCS液冷系統等第三曲線智能熱管理產品,同樣具備巨大的市場空間。
其中就儲能領域而言,隨著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量的增長,電化學儲能熱管理市場整體規模有望不斷擴大,2021年全球電化學儲能熱管理市場規模為17億元,我國電化學儲能熱管理市場規模為2億元。據觀研天下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電化學儲能熱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23億元人民幣,我國電化學儲能熱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27億人民幣,處于高增長區間。
數據中心液冷領域則得益于各級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大數據中心行業發展,政策涵蓋新型數據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推動協同發展、雙碳政策驅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等多個方面,鼓勵大數據中心行業發展與創新。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保守估計液冷數據中心2025年市場規模約1283億元,為熱管理產品提供較大增量空間。
此背景下,銀輪2023上班在手訂單超過了36億元,其中新能源業務約28.1億元,夯實業績增長基石;第三成長曲線業務也獲得了奧克斯、同飛、英維克等客戶熱泵及儲能板換訂單、陽光電源儲能及光伏逆變器液冷機組、三變和江變等客戶鋁片式變壓器換熱器、日立能源等風電變壓器換熱器等項目訂單,預計將貢獻收入約5億元,第三曲線的業務拓展步伐不斷加速。
此外,銀輪國內外生產基地陸續投產,屬地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其中墨西哥工廠已完成團隊和產線建設,第二季度已投產,為北美客戶配套的多個項目將陸續進入量產。波蘭工廠正在加快產線建設,計劃第三季度投產,配套北美客戶德國工廠以及捷豹路虎中批量車型,后期將陸續建成熱泵板換、儲能液冷機組、電池液冷板等產能,配套更多歐洲本地客戶。國內工廠方面,四川宜賓工廠已順利投產。目前正積極籌建陜西西安工廠,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空調箱和冷卻模塊產品,計劃2023年10月開始運營投產。
由此看來,構筑起牢固競爭壁壘并取得高增長業績表現的銀輪股份,隨著多應用領域產品需求持續高增長和自身擴產升級,高速發展態勢扔將得到延續。